因為是鄉下小孩,所以從小到就常吃粿類食品
而這些粿,多半都是手工製作
還記得去年有過一篇是寫紅龜粿的
但那次並沒有親手去做,所以多半都是較為簡單的描述

這是我家-美食自己做

這次跟阿母一起做了刺榖粿
才知道做個粿要花不少時間
一早就要先起來泡糯米


去剪月桂葉


內餡的口味有-
筍絲


曬乾的蘿蔔絲(菜脯米)


高麗菜乾



料備好後,就要先將內餡炒起來
就用這個...豬肥肉(做滷肉切下來的部分拉)


媽媽味滷肉

炸一些豬油出來(要炸前不要放油進去阿~~~不然會太油)


油炸好後,將豬油ㄆㄛ撈出來
接著將切絲的香菇放下去炒香


之後再炒肉絲


這兩個是每樣餡料都會用到的
所以先炒起來

之後是個別將餡料炒好
首先是-
放入大蝦米爆香


之後放入蘿蔔絲拌炒


待快完成之前放入剛剛炒好的香菇及肉絲
還有一定要加的油蔥酥...這樣才會香啊!!


筍絲的做法如上


至於在炒高麗菜乾的時候則有一點點不同
爆香時除了放入大蝦米外,還會加入小蝦米


而之後的步驟就都一樣了




料備好後就要開始來磨米
因為家裡有磨米機就自己磨
但也是會有人用糯米粉取代摟!!!


米漿磨好後記得將水壓乾
這時候就可以泡一些曬乾的刺榖


這是脫完水的米漿,會呈現塊狀


要將磋成細細的,不要讓他都團結成一塊
接著放入刺榖,還有"糖"
為什麼會加入糖呢
是因為我們這裡做的粿是甜皮鹹餡
在製做粿的外皮時並沒有用粿粹
全都是用手工揉製而成(要加糖)
揉好後會呈現這樣(有黏性的一團)


這時之前炒好的內餡也都涼了,就可以開始包了


包的過程大家應該都會吧!!  XD
我就不贅述了
總之就是要將餡料包進去就對了



長者有云:
包粿時,若發現粿皮破了小洞,千萬不能捏其他的粿皮來補
只能用原來的那一塊技巧性的補好

我都會包破,再讓阿母幫我收尾XD


然後在月桃葉(剪成適合使用的大小)上抹一點油
這樣在吃的時候會比較方便剝除
粿放上去時,收口記得朝下!!


弄好的就可以放入蒸籠蒸摟
因為我們用的餡料總類有點多
怕蒸好後會不知道什麼口味是什麼口味
就在粿的上面做個記號
什麼口味的,上面就放一片餡料


蒸的時間是20分鐘
但是 當第一次冒煙時,記得掀起鍋蓋一下
讓蒸氣透一透,這樣比較不會將粿給蒸破了


長者有云:
在炊粿時千萬不要與喪家的人有所接觸
因為這樣會讓粿炊不熟....
說也很奇
在這之前阿母有回外婆家幫忙做粿
然後不知道為什麼有喪家的人去了外婆家一趟
然後那天的粿怎麼炊都炊不熟
之後我阿母有帶回來一些粿
而那些再炊過後又都熟了
但其實...我也不知道為什麼


但是我都會跟阿母聊天聊到忘了時間
害的粿炊的超大一顆....皮都快破了啦!!!

或是聊到忘了手上包的內餡是什麼
到最後就都隨便了XD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
來介紹一下刺榖吧!!
( 它有著可愛的黃花~千萬不要認錯了!!! 
  要摘時也不要等到花開後才摘,這樣會不好吃 )

一直以來我都不知道刺榖的國語是什麼
因為父母或老一輩的都是直接說台語的名稱
所以對於一些可食用的植物(草)都會不知道是什麼
其實我也很想知道"封加草"是什麼阿!!!

但是之後我查詢了一下
(幸好有人也用了刺榖粿這詞,這才讓我找到答案)

原來,刺榖就是鼠麴草
以前都要專程去人家收割完後的田裡摘
現在居然在我家菜園也看的到
只是量不多

以下是鼠麴草的簡介

鼠麴草

科屬:菊科Compositae 
學名
:Gnaphalium affine D.Don. 
英名
:Jersey cudweed 
俗名:佛耳草、清明草、米麴、鼠耳、無心草、黃蒿、母子草、毛耳朵、水蟻草、金錢草
 
特徵:一年生草本,全株被有白綿毛,莖基部分枝,斜上。 莖生葉,匙狀或倒披針形,互生,


鼠麴草可以食用,鄉下人家都用來製作糕粿,一般皆是摘下新鮮的鼠麴草,先以清水煮熟,再取出清水、和上糯米漿,製成鼠麴粿,這種食品具有特殊的香氣及滋味。

鼠麴草也是一種中藥材,整株草具有鎮咳、祛痰的功效,能用來治氣喘、胃潰瘍及高血壓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olishi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